18122393143
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   直击项目核心问题   方案成套落地
分布式能源集中供热项目——松阳锅炉BIM应用

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   直击项目核心问题   方案成套落地

首页 > 解决方案 > 分布式能源集中供热项目——松阳锅炉BIM应用

分布式能源集中供热项目——松阳锅炉BIM应用

一、项目概况
本工程为松阳县分布式能源集中供热项目一期工程,本次建设为一期锅炉房,建筑面积1166.7m2,其中地上面积1005.2㎡,地下面积161.5㎡,占地面积为1005.2㎡。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一期建设1台25T/h蒸汽锅炉,最大供气能力25T/h;二期根据实际需要再建设2台25T/h蒸汽锅炉,总共为3台25T/h蒸汽锅炉(2用1备),最大供气能力50T/h,锅炉房燃料为天然气,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丁类厂房,耐火等级为地下一级,地上二级。
分布式能源集中供热项目——松阳锅炉BIM应用
二、BIM技术应用原因及目标
1、BIM技术应用原因
施工生产管理的需要;
技术、质量目标提升的需要;
商务成本管控的需要;
总承包管理能力提升的需要;
BIM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与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需要。
2、BIM技术应用目标
杜绝返工、拆改现象的发生,实现效益最大化;
规避技术质量风险,提升项目总承包管控能力;
试点应用,总结经验与成果,提升社会影响力。
分布式能源集中供热项目——松阳锅炉BIM应用
三、项目重难点
1、 项目涉及专业多且复杂
项目各专业间没有经过系统地整合,没有及时更新修改内容,导致出现以下问题:
专业之间发生管线碰撞
分布式能源集中供热项目——松阳锅炉BIM应用
整合图纸的表达效果不是很好,难以了解实际设计情况
分布式能源集中供热项目——松阳锅炉BIM应用
图纸整合效果不好,难以真正了解排布方式
2、 图纸表达方法太过单一
传统二维图纸只能通过点线面、文字来表达设计,有些设计不够直观,现场施工人员难以理解,导致施工失误,例如:
实际情况中设备连接的方式比图纸要更为复杂

分布式能源集中供热项目——松阳锅炉BIM应用

分布式能源集中供热项目——松阳锅炉BIM应用

实际设备连接情况与图纸表达的连接情况

现场需要大量的大样图纸来支持施工,传统的二维图纸不够直观
分布式能源集中供热项目——松阳锅炉BIM应用
图纸数量过多,现场难以查阅
3、图纸数量过多
每个楼层都有大量的不同专业的图纸,大量的图纸容易导致以下问题:
由于图纸数量过多,设计人员可能会在修改过后,没有及时更新统一,导致同一楼层的建筑在不同的机电专业图纸上的表达不一样
分布式能源集中供热项目——松阳锅炉BIM应用
同一建筑在不同的图纸上表达不一样
大量的图纸,会让现在施工人员查看缓慢,影响工作效率
四、BIM技术应用
1. 轻量化模型应用
分布式能源集中供热项目——松阳锅炉BIM应用

分布式能源集中供热项目——松阳锅炉BIM应用

模型轻量化,极大地方便了业主和设计方查看模型,相对于动辄上百M或者几个G的模型,轻量化模型内存体积小,而且软件操作简单,容易上手,要求电脑配置低。现场施工方也可以通过轻量化模型来获取大部分模型信息。

2.碰撞检查
BIM软件导出的碰撞报告
分布式能源集中供热项目——松阳锅炉BIM应用
建模过程中记录的碰撞报告
图片4
碰撞检查,能帮助我们提前发现图纸整合问题,碰撞报告通过图片及文字结合的方式表达出来,让设计人员快速做出优化修改,避免了后期施工中返工的情况出现。
3、机电优化
优化报告
分布式能源集中供热项目——松阳锅炉BIM应用
优化后的剖面图
分布式能源集中供热项目——松阳锅炉BIM应用
优化后的三维视图
分布式能源集中供热项目——松阳锅炉BIM应用
结合碰撞报告与实际现场情况,根据相关的要求,对原来的机电设计图纸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建筑美观、合理、节省,达到业主的要求。
4、协助正向设计(检修平台设计)
分布式能源集中供热项目——松阳锅炉BIM应用
松阳锅炉房项目中,除氧器管线复杂,阀门较多,且建在室外,如果按照设计图纸来放置阀门,实际使用中会比较难操作。经过与厂家商讨后,决定增加一个检修平台,优化阀门位置,把阀门放置在除氧器两侧,方便实际操作。
修改前
分布式能源集中供热项目——松阳锅炉BIM应用
修改后
分布式能源集中供热项目——松阳锅炉BIM应用
5、协助正向设计(管道综合支吊架的应用)
参考国家建筑标准,直接在BIM模型上设计室内管道支吊架。

分布式能源集中供热项目——松阳锅炉BIM应用

分布式能源集中供热项目——松阳锅炉BIM应用

分布式能源集中供热项目——松阳锅炉BIM应用

分布式能源集中供热项目——松阳锅炉BIM应用

分布式能源集中供热项目——松阳锅炉BIM应用

6、节点设计
设备三维节点模型,可以帮助实际施工人员更好的了解设备,减少出错。
除氧器节点模型
分布式能源集中供热项目——松阳锅炉BIM应用
水泵节点模型
分布式能源集中供热项目——松阳锅炉BIM应用
水箱节点模型
分布式能源集中供热项目——松阳锅炉BIM应用
锅炉房节点模型
分布式能源集中供热项目——松阳锅炉BIM应用
7、净高分析
对节点位置优化后进行净高分析,表达出各关键节点净高属性。

分布式能源集中供热项目——松阳锅炉BIM应用

分布式能源集中供热项目——松阳锅炉BIM应用

分布式能源集中供热项目——松阳锅炉BIM应用

8、漫游渲染

锅炉房漫游



3D渲染模型

分布式能源集中供热项目——松阳锅炉BIM应用

分布式能源集中供热项目——松阳锅炉BIM应用

分布式能源集中供热项目——松阳锅炉BIM应用

图片24

五、解决方案
1、BIM建模
1)搭建BIM模型:根据施工阶段图纸,搭建BIM模型,建模范围主要是主体建筑的建筑、结构以及机电等专业。
2)参数化信息编辑:在设计过程同步对BIM模型构件添加参数信息,例如设备尺寸参数、造价信息、运维信息等。
3)设计资源整合:整合协调各专项设计单位的设计资源,并集成至BIM设计模型中。
分布式能源集中供热项目——松阳锅炉BIM应用
2、BIM应用
1)问题报告:在搭建BIM模型过程中,同时校审设计图纸,将图纸问题及时反馈给甲方,并形成问题报告。
2)三维管线综合:根据业主、设计和施工要求,优化管线排布,达到美观、节省以及合理的程度。
3)土建深化:深化土建模型,特别是对管线的预留预埋,利用BIM模型校审并优化留洞。
4)空间分析:根据初版和优化后的BIM模型,提供优化前和优化后的净空高度分析图,分析净高合理程度。
5)碰撞检测:提供优化前和优化后各专业的碰撞检测报告。
6)工程量统计:根据BIM模型提取各专业主要材料的用量。
7)模型更新:基于问题报告中业主和设计提供的修改意见,重新优化模型。
8)可视化:提交漫游视频以及3D渲染的模型。
分布式能源集中供热项目——松阳锅炉BIM应用
六、项目总结
本工程BIM技术应用包括:轻量化模型、BIM碰撞检查、BIM机电优化、BIM正向设计、渲染漫游。通过上述BIM技术应用,发现并解决机电管线碰撞点,结构设计缺陷及门、窗、设备洞口设计漏洞79处,为项目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分布式能源集中供热项目——松阳锅炉BIM应用
获取解决方案

相关案例


Bentley工厂BIM设计解决方案

Bentley工厂BIM设计解决方案

Bentley工厂BIM智能设计解决方案必须要好好来说一说了。Bentley工厂BIM智能设计方案的适用范围:冶金行业、石油石化行业 、化工医药行业、电力行业、环保行业 、以及其它流程制造行业。

雄安市民中心实景项目

雄安市民中心实景项目

雄安市民中心是雄安市政建设的重点项目、明星工程,为了项目对外展示和项目工地进度监测、安全施工监测,我们配合客户在雄安市民中心建设工地上进行了无人机航拍实景建模。

BIM咨询服务案例 | 地铁十四号线BIM成果展示

BIM咨询服务案例 | 地铁十四号线BIM成果展示

城市轨道交通 14 号线工程串联福田中心区、清水河、布吉、横岗、龙岗大运新城、坪山中心区、坑梓、沙田等区域,覆盖深圳东部地区南北向交通需求走廊,是联系深圳中心区与东部组团的轨道交通快线,是支撑深圳东部发展轴的轨道交通骨干线,是支持深圳东进战略实施的重要交通保障。本线设计时速120km/h,将快速拉近深圳中心区与东部各组团间的时空距离,满足区域内以及组团间的快速通勤需求。

世界外国语学校宿舍楼

世界外国语学校宿舍楼

Planbar软件在“世界外国语学校宿舍楼”项目中的应用表明,Planbar在装配式结构深化设计流程中具有极高的优越性,既可提高设计师的工作效率,又可确保设计师与生产厂之间的紧密联系,保证构件的生产质量。

市政行业解决方案

市政行业解决方案

近年来,市政行业信息化的技术水平已经初见成效,并且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在设计阶段中,BIM软件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而BIM+IOT的技术更是被广泛引用于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过程,对项目的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人员管理、成本管理、项目协同等方面有了质的提升,为未来实现项目数字化交付和智能化的监测、运维管理夯实基础。

水厂可视化升级 | BIM模型效果展示

水厂可视化升级 | BIM模型效果展示

本项目主要针对水厂SCADA系统进行三维可视化升级,调整对象为将传统二维平面升级到三维可视化,使其导入系统后,可与实时数据互相匹配,直观展示设备对应的数据、形态及在整个回路中的位置等信息。

  • 服务热线

    18122393143

  • 总部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沿江中路298号中区6楼自编609房

  • 邮箱

    junhecs@i3vsoft.com

  • QQ
  • 微博
  • 微信
广州君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