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出行对路面服务水平和通行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需要研发一种兼顾路面耐久性、舒适性、快速养护及对现有路面交通干扰小的新型路面中早期养护技术,1cm 微罩面技术正是在此技术需求的背景下产生的。1cm 微罩面是一种全新的路面中早期养护技术,克服了现有常规热拌沥青混合料和常温乳化沥青混合料的应用缺陷,很好地解决了路面养护技术对于耐久性和便捷性的矛盾性需求。微罩面通过普通摊铺设备将专用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快速摊铺成型,厚度一般为0.7~1.5cm,典型厚度为1cm,具有抗滑、平整、降噪、耐磨、环保等特点,特别适用于交通量大、路面性能要求高的高等级路面、城市干道、混凝土桥面等的预防性养护或轻微病害的矫正性养护。
技术原理及特点
微罩面的结构及技术核心可分为2个层次:表面磨耗层和粘结防水层。厚度为1cm 的表面磨耗层,能够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安静、耐久的行驶表面,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能,降低路面噪声,改善路面的平整度,恢复路面的表面功能。而粘结防水层能够保证微罩面与原路面结合紧密,防止雨水下渗。现有热拌沥青混合料需要较高的拌和、摊铺和碾压温度,当路面摊铺厚度降至1cm 时,混合料摊铺至路面后迅速降温,无法满足路面摊铺、碾压等施工和易性的工艺要求。另外,以现有乳化沥青为主的黏层油体系,存在破乳速度慢、粘结强度低、易被摊铺机履带和料车车轮粘住带起等缺点,无法满足微罩面对于粘结强度和有效性的要求。
1cm 微罩面是通过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摊铺设备,将微罩面专用沥青改性混合料快速摊铺成型的高效养护技术方案。其拌和温度为110~130℃,施工碾压温度可低至60℃。施工过程中沥青气味小、施工操作和易性高,易于摊铺碾压。此外,采用专用黏层油材料和喷洒设备,在保证路面粘结性能的前提下,解决了粘结有效性和路面泛油等潜在风险。1cm 微罩面摊铺至路面后,由于其独特的改性沥青性能,通行交通量越大,微罩面与原路面粘结越牢固,可进一步提高薄层与原有路面之间的粘结性能。
工程应用实例
微罩面技术成功应用于南京市某隧道内的路面铺筑,铺筑前后,依据微罩面验收检测项目,分别对微罩面的抗滑性能、泌水性能及摊铺厚度等指标进行了测试,采用手工铺砂法对路面构造深度进行了测试,利用摆式仪对路面摩擦系数进行了检测,据此评估微罩面的抗滑性能;采用渗水仪进行渗水试验,检测铺装层结构的泌水性。测试结果均符合预期的指标要求,微罩面加铺后路面的抗滑性能和平整特性均有很大程度的改善,尤其是表征抗滑性能的指标———构造深度和摩擦系数BPN20 相比加铺前分别提升了17%和50%。
结语
微罩面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预防性养护技术,具有抗滑、平整、降噪、耐磨、环保等特点,尤其是可以快速施工、对交通影响小,应用前景广泛。其超薄特性和开级配的特点,要求粘结防水层有更好的粘结特性和抗水特性,微罩面加铺后路面的平整度和抗滑性能等各项性能指标相比加铺前均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听设计人员和学员反馈,说他们使用了好久的PC(ORD),但在设计土木单元这个问题上一直未能进阶,今天小艾给大家介绍土木单元工具的使用,这里以十字形土木单元设计为案例讲解,请大家对比操作细节检查自己在使用过程中疏忽的地方并且学习设计的思路。
道路建模-复杂缓和曲线处理。 在构建立交模型时,匝道的路线一般比较复杂,其包含多条缓和曲线,如下图: .识别第一、二条圆曲线,构建初始路线。点击几何图形编辑器,选择“固定缓和曲线”,按提示命令选择用于起点和方向的第一条圆曲线,指定缓和曲线类型为“点”,选择“内曲”,指定缓和曲线终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