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行业热点资讯 走在新基建建设前沿
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与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共同推动下,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技术革新日新月异。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为我国海上风电描绘了清晰的发展方向,其中,山东半岛、长三角、闽南、粤东以及北部湾等五大区域被确立为重点建设的海上风电基地。在这些重要区域中,广东省的海上风电发展尤为突出,成为业内瞩目的焦点。
“十三五”以来,广东积极推进海上风电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果。截至目前,全省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规模已突破1000万千瓦,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广东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决心和实力,也为全国乃至全球的海上风电发展树立了标杆。
进入“十四五”时期,广东省计划进一步加快海上风电建设步伐。根据规划,广东省计划新增投产装机容量约1700万千瓦,预计到2025年,全省海上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将力争达到1800万千瓦,实现平价上网的目标,这将使广东在全国率先迈入海上风电平价时代。同时,预计到2030年,广东省的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将达到惊人的3500万千瓦,为广东乃至全国的能源结构转型和绿色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在海上风电产业链建设方面,广东省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集海上风电研发、装备制造、工程设计、施工安装、运营维护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这一产业链的完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海上风电项目的投资成本,但从成本结构的角度分析,广东省海上风电项目中,风电机组的成本仍占比较高,约占整体投资成本的35%。紧随其后的送电设施、海上桩基以及安装工程,同样占据较高的比例,分别约为18%、13%和10%。因此,为了实现风电产业链的降本增效目标,我们必须着重考虑降低上述几个主要成本环节的费用支出。
海上风电产业链
海上风电产业链是一个以海上风电装备为核心,由上中下游企业组成的生产销售链条。具体来说,这个产业链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前期开发:这包括风电场选址、测风、资源评估、环境评估、项目审批等前期工作。
2.原材料供应:提供风电设备所需的原材料,如钢铁、电缆、复合材料等。
3.装备制造:包括风电机组的制造、塔筒的生产、海上安装设备(如风机基础、导管架、浮式平台等)的制造等。
4.安装施工:包括风电场的海上施工、风电设备的安装、电缆铺设、海上升压站建设等。
5.运维管理:包括风电场的日常运行、设备维护、故障处理、人员管理、资产管理等。
6.市场消纳:将风电场产生的电力通过电网输送到终端用户,实现电力的销售和使用。在海上风电产业链中,上游企业主要提供原材料和零部件,中游企业则负责风电整机制造和风电场安装施工,下游企业则提供生产运维服务。这个产业链涵盖了风电场的开发、建设、运营等多个环节,需要各个环节的企业密切合作,共同推动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
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海上风电产业链也在不断创新和拓展。例如,深海开发、综合利用与能量存储、国际合作与政策支持等趋势将进一步推动海上风电产业链的优化升级。
在产业链中,一些关键的设备和技术对于海上风电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例如,风电机组是海上风电项目的核心设备,其性能和成本直接影响到项目的经济效益。此外,海上安装设备、电缆铺设技术、运维管理系统等也是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总之,海上风电产业链是一个复杂的生产销售链条,需要各个环节的企业密切合作,共同推动产业的发展。
海上风电BIM设计和施工应用
近年来,BIM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海上风电设计和施工阶段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它可以应用于风电场规划、风机基础设计、碰撞检测、电缆布局和数据分析等多个环节:
1.风电场规划:利用BIM技术,可以对风电场进行三维建模,模拟不同风速、风向和海洋条件对风电场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方案,选择最优的风电场布局,提高风电场整体的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
2.风机基础设计:BIM技术可以详细模拟风机基础的施工过程,包括基础形式的选择、施工顺序、材料用量等。通过模拟分析,可以预测基础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点,提前制定应对措施,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3.碰撞检测:在施工前,BIM技术可以用于检测风机各部件之间是否存在碰撞。这可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因碰撞而导致的设备损坏或延误。通过BIM的碰撞检测功能,施工团队可以在施工前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从而避免施工过程中的不必要的麻烦和成本。
4.电缆布局:在海上风电项目中,电缆的布局对项目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影响。BIM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师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电缆布局设计,考虑电缆的长度、弯曲半径、敷设方式等因素,优化电缆布局方案,降低电缆成本,提高项目经济效益。
5.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BIM技术可以对项目中的各种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设计师可以了解项目的成本、工期、质量等方面的信息,为设计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此外,BIM技术还可以与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相结合,实现项目的智能化管理。
除了上述应用外,海上风电项目想要提高项目设计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可以借助海上风电设计软件Bentley SACS( 海上风机基础设计分析)和MOSES( 海上施工模拟和浮体设计软件)。SACS 是一款用于设计和分析承受波浪、风力和机械载荷的海上风机基础结构的软件,能够预测基础支撑结构以及非线性桩基的疲劳和极端载荷。
MOSES 是一款高级静水力和水动力软件包,可以准确计算和模拟海上浮式系统。无论是 FPSO 和浮式平台的安装问题还是在位分析,也无论是频域模拟还是时域模拟,MOSES 的分析功能和脚本化语言都完全适用。三十多年来 MOSES 始终专注于这些特定需求,已成为全球大多数海上安装项目的主要分析工具。
目前,国内的海上风电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对于海上风电项目投资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市场需求、政策环境、技术革新、环境影响以及经济效益等。相较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复杂性更高,需要更为周密的规划和更为精细的管理。
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与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共同推动下,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技术革新日新月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