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22393143
聚焦行业热点资讯   走在新基建建设前沿
建筑行业的数字化革命:BIM建模、翻模与正向设计的现状与未来

聚焦行业热点资讯   走在新基建建设前沿

首页 > 资讯中心 > BIM设计

建筑行业的数字化革命:BIM建模、翻模与正向设计的现状与未来

2025/02/19
BIM作为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技术,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从传统的二维图纸到三维协同设计,BIM技术通过信息集成与全生命周期管理,显著提升了工程效率与质量。当前,BIM技术的应用场景已逐渐分化为BIM建模、BIM翻模和BIM正向设计三种模式。本文将从技术特点、行业现状及未来趋势三个维度,探讨这三种模式的异同与发展方向。
图片1

BIM技术的三种模式
1.BIM建模:基础工具化应用
BIM建模是BIM技术最基础的应用形式,指利用Revit、Archicad、MicroStation等软件创建三维模型的过程。其核心目标是实现设计成果的可视化与信息承载。当前,BIM建模已广泛应用于施工图深化、碰撞检测和工程量统计等领域。然而,由于建模标准不统一、设计流程与传统二维制图脱节,许多项目仍停留在“为建模而建模”的阶段,模型信息利用率较低。
图片2
2.BIM翻模:传统设计的数字化补丁
BIM翻模指在传统二维设计完成后,将CAD图纸转化为BIM模型的过程。这一模式在国内工程实践中尤为常见,主要用于解决设计与施工间的信息断层问题。尽管翻模能够快速生成可视化模型并优化施工方案,但其本质仍是对传统设计流程的“事后补救”,存在数据重复输入、模型与设计意图不匹配等问题。
图片3
3.BIM正向设计:全流程协同的范式革新
BIM正向设计强调从项目策划阶段即采用BIM技术进行全专业协同设计,通过参数化建模、实时协同和规则校验实现设计优化。其优势在于数据的一贯性与可追溯性,能够显著减少设计变更和施工返工。目前,正向设计在大型复杂项目(如超高层建筑、交通枢纽)中逐步推广,但受限于设计习惯、技术门槛和行业标准缺失,中小型项目应用仍不广泛。
图片4
在正向设计的实践中,行业亟需能够支持全流程协同的本土化工具。以CNCCBIM OpenRoads为例,作为Bentley公司针对中国交通工程领域开发的BIM设计平台,其深度融合了国内设计规范与工程实践需求,成为推动正向设计落地的重要工具。OpenRoads不仅支持道路、桥梁、隧道的三维参数化建模,还通过动态关联设计功能,实现了地形、路线、结构物的实时协同修改,大幅减少了传统设计中因专业割裂导致的返工问题。在成渝高速、深中通道、鄂州机场、梅观高速等大型基建项目中,OpenRoads已成功验证其在复杂工程中的技术优势。
图片5

行业痛点
1.技术层面
1)数据孤岛问题:BIM模型与造价、运维系统的数据互通仍存在障碍。
2)软件生态割裂:国内外BIM软件(如Autodesk、Bentley、广联达)兼容性不足,影响协同效率。
3)算力与成本限制:大型项目模型对硬件要求高,中小型企业难以承担长期投入。
图片6
2.管理层面
1)标准体系不完善:国内BIM标准(如《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尚未完全落地,导致模型交付质量参差不齐。
2)人才断层:既懂BIM技术又具备工程经验的专业人员稀缺,设计与施工方的协同能力不足。
3)利益分配矛盾:传统设计院与BIM服务商在正向设计中的角色冲突尚未解决。
图片7
3.认知层面
部分从业者对BIM的理解仍停留在“三维建模工具”层面,缺乏全生命周期管理意识,导致技术价值未被充分释放。
图片8

未来发展趋势
1.技术融合:AI与BIM的深度结合
1)自动化建模:基于AI的智能建模工具(如生成式设计)将简化重复性工作,提升建模效率。
2)知识图谱应用:通过机器学习构建工程知识库,辅助设计决策与风险预测。
3)数字孪生延伸:BIM模型与物联网(IoT)结合,推动运维阶段的动态管理。
图片9
2.流程重构:正向设计成为主流
1)云协同平台普及:基于云计算的BIM协同平台将打破地域限制,实现设计-施工-运维一体化。
2)模块化与参数化设计:借助参数化工具,设计流程将向“标准化组件+灵活配置”转型。
3)政策驱动:随着《“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的推进,政府项目将逐步强制要求BIM正向设计。
图片10
3.生态优化:标准与商业模式的完善
1)统一数据标准:IFC 格式的广泛应用将促进跨平台数据互通。
2)按需付费模式:SaaS化BIM服务降低中小企业使用门槛。
3)跨界合作:建筑企业与科技公司联合开发行业解决方案,例如BIM+区块链的合同管理、BIM+AR的现场指导。
图片11
4.本土化工具的崛起:以CNCCBIM OpenRoads为例
在BIM正向设计的推广中,符合中国工程标准与设计习惯的本土化工具至关重要。CNCCBIM OpenRoads作为专为中国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定制的BIM解决方案,其作用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标准化设计流程的整合
OpenRoads内置了《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等国内标准,支持自动化的设计校验与出图功能。例如,在道路纵断面设计中,平台可依据规范自动检查坡度、视距等参数,避免人工疏漏。这种“规范内嵌”模式显著提升了设计合规性与效率。
图片12
2)多专业协同的深度支持
通过DGN文件格式与iModel协同技术,OpenRoads实现了土木、结构、地质等多专业的模型整合与数据互通。在深圳某综合管廊项目中,设计团队利用OpenRoads的冲突检测与工程量统计功能,提前发现管线交叉冲突23处,减少施工阶段变更成本超500万元。
图片13
3)与国产软件的生态兼容
OpenRoads支持与国产BIM平台(如广联达、PKPM)的数据交互,并通过LumenRT可视化引擎与SuperMap GIS系统无缝对接,助力“BIM+GIS”在智慧交通中的应用。此外,其开放的API接口为二次开发提供了可能,例如某设计院基于OpenRoads开发了自动化征地拆迁分析模块,将方案评估周期缩短了40%。
这一工具的应用表明,本土化BIM平台不仅能解决“水土不服”问题,还可通过定制化功能推动正向设计从概念走向实践。
图片14
BIM建模、翻模与正向设计代表了BIM技术从工具化应用到流程革新的不同阶段。当前,国内BIM发展仍处于“翻模主导、正向探索”的过渡期,但技术迭代与政策支持正加速行业转型。未来,随着AI、云计算等技术的深度融合,BIM正向设计将成为行业主流,推动建筑业向智能化、可持续化方向升级。
图片15
在BIM正向设计的普及过程中,CNCCBIM OpenRoads等本土化工具的价值已初步显现。其通过规范集成、协同优化和生态兼容,为交通工程领域的全流程BIM应用提供了可行路径。未来,随着更多行业定制化工具的涌现,BIM技术将加速从“试点项目”向“常规操作”转型。
相关阅读
BIM在设计阶段的15项应用

BIM在设计阶段的15项应用

BIM设计阶段应用分为概念方案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图审五大阶段。

建筑行业的数字化革命:BIM建模、翻模与正向设计的现状与未来

建筑行业的数字化革命:BIM建模、翻模与正向设计的现状与未来

BIM作为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技术,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从传统的二维图纸到三维协同设计,BIM技术通过信息集成与全生命周期管理,显著提升了工程效率与质量。当前,BIM技术的应用场景已逐渐分化为BIM建模、BIM翻模和BIM正向设计三种模式。本文将从技术特点、行业现状及未来趋势三个维度,...

  • 服务热线

    18122393143

  • 总部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沿江中路298号中区6楼自编609房

  • 邮箱

    junhecs@i3vsoft.com

  • QQ
  • 微博
  • 微信
广州君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