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监控是油气长输管道工程建设及运行升级管理主要措施之一,是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弄虚作假”“低”“老”“坏”的克星,是当前信息系统建设任务的重中之重,新建、在建项目必须限期实现智能化监控100%全覆盖。
试点工作成果
艾三维管道公司在中俄东线北段率先开展相关工作;
西气东输管道分公司在智能化监控试点应用方面走在前列,已实现视频数据传输至控制中心,明确专人专岗查看现场视频监控;
西南管道分公司在环焊缝焊口排查开展了智能化监控试点,在人员自动统计、违规自动识别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管道分公司
管控能力
根据智能管道建设要求,管道建设工程依托PCM系统搭建智能工地,通过在线路与站场部署无线局域网,确保施工现场wifi信号全面覆盖,焊接、检测、防腐等施工机具,视频监控终端等设备通过无线局域网络接入现场服务器,视频、工况数据基于4G网络传输至中心服务器。
西气东输管道分公司
智能工地
智能工地一体化管理平台深化应用,实践探索“1+2”智能工地管控新模式。即:综合业务管理+可视化管理+工况数据管理。
新技术应用
引用消费级和工业级无人机、便携式移动摄像设备,并通过4G单兵实现施工现场画面实时传输,研究开发全自动和半自动焊机工况数据采集系统、超长隧道内人员定位系统,探究引入后端图像识别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初步实现行为分析。
北京天然气管道公司
平台建设
智能管道建设平台紧密围绕施工质量和安全管控的需求,充分对接中油管道PCM系统,以施工进度管理、焊口信息管理、现场视频管控管理、现场人员管理、二维码应用管理、移动系统办公管理、线路和站场三维模型建立、档案资料电子化移交管理等分级管控模式确保施工质量、进度和安全受控。
西部管道分公司
现场配置
现场配置具备4路4G网络连接功能的路由器,依据现场实际条件选择通过自建光缆(传输)、微波对传、运营商无线接入的方式接入核心。
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的信号通过铺设光缆和微波对传方式接到RTU阀室/作业区/场站、根据施工现场4G信号情况,通过4路4G信号接入3家运营商之一,再通过专用链路接入防火墙三种方式传输至核心。
核心
核心通过运营商互联网接口对外提供移动终端实时监控、点播功能。
西南管道分公司
站场
站场管道全过程激光三维扫描,埋地+地面管网厘米级精度三维呈现;关键点施工大事记全过程(影像)记录;人力资源、设备资源进、出场管控;数字化逆向恢复已建内容。
线路
隧道
· 利用勘察地质数据对隧道围岩的岩体结构进行三维空间建模,构建数字化隧道管理系统,还原围岩等级、隧道走向等,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呈现隧道掘进所处岩层、地质构造等信息。
· 探索隧道工程智能工地系统,通过视频监控、地质三维建模、盾构进度跟踪,实现隧道工程管控。
· 通过对隧道工程各工序数据采集、视频监控的集成,实现工程进度、施工资源、工程资料、信息采集有机融合,构建了“三维可视化”隧道工程管理的系统。
地下综合管廊运营维护方案设计综合管廊运营维护是一项综合程度较高的系统性工作,综合管廊运营维护体系由以下三个方面构成:1)稳定可靠的监控系统。2)高效准确的数据分析评估系统。
本文以海东市城市综合管廊建设项目的道路交口段设计为例,以ArchiCAD为平台,实践三维设计软件在市政道路项目设计和施工指导方面的应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为推广三维设计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