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运维云平台需要处理成千上万个配电室的数据接入,除了采用微服务架构、负载均衡以及具备弹性扩容能力之外,还要在平台上线前把住最重要的一道关-性能测试。对电力运维云平台来说,用户数相对设备数要少很多,而且设备要全时在线,所以性能测试的重点在海量设备的接入处理。
由于云平台具备水平扩充能力,所以首先要做单节点的性能测试。为了能更好的覆盖各种网络场景,单节点性能测试选择在公司实验室进行。单节点(双核2.5G/内存8G)的设计接入处理能力为20W数据点,而这20W的数据点相当于几十台网关 + 几千台智能设备,这显然是不可能在实验室实际安装的。于是我们采用真实设备+虚拟设备混合模式来构造性能测试环境。
快控研发团队为此开发了一款虚拟网关软件,它可以模拟真实网关+真实智能设备。该软件内置多种用电负荷模型,可完美模拟真实配电室运行数据。同时还可以模拟丢包、乱序、断网等各种网络异常场景。每个虚拟网关实例最多可以模拟多达128台智能设备、3,000个数据点。每一台普通的老式电脑(奔腾双核,4G内存)约可以运行10个虚拟网关实例,也即30,000点。
该模拟软件提供可视化界面,可以实时查看模拟数据和状态,并可通过手动操作来设置运行数据和状态。
配置的模型和场景可以保存,可以自动加载,从而支持自动化测试。每次版本构建完成后可自动部署到这个性能测试环境进行长时间的性能测试。
电力运维云平台需要处理成千上万个配电室的数据接入,除了采用微服务架构、负载均衡以及具备弹性扩容能力之外,还要在平台上线前把住最重要的一道关-性能测试。对电力运维云平台来说,用户数相对设备数要少很多,而且设备要全时在线,所以性能测试的重点在海量设备的接入处理。
将BIM模型应用在运维阶段,应根据业主、BIM团队、运维团队的需要,依据管线分色、组件细致度与数据需求表、编码等方式来建立BIM模型。无论是模型更新、例行性巡检或是异常通报都是以编码搜寻或是3D接口查找的方式,查阅相关的设施数据,协助运维者判断状况以及需要。业主、BIM团队、运维团队等这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