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22393143
聚焦行业热点资讯  走在新基建建设前沿
BIM技术在运维阶段的应用领域

聚焦行业热点资讯 走在新基建建设前沿

首页 > 资讯中心 > 运维管理平台

BIM技术在运维阶段的应用领域

2019/01/21

BIM运维应用——空间管理

空间管理主要应用在照明、消防等各系统和设备空间定位。获取各系统和设备空间位置信息,把原来编号或文字表示变成三维图形位置,直观形象且方便查找。如通过RFID获取大楼安保人员位置;消防报警时,在BIM模型上快速定位所在位置,并查看周边疏散通道和重要设备等。

其次应用于内部空间设施可视化。传统建筑业信息都存在于二维图纸和各种机电设备操作手册上,需要使用时由专业人员去查找、理解信息,然后据此决策对建筑物进行一个恰当动作。利用BIM技术将建立一个可视化三维模型,所有数据和信息可以从模型中获取和调用。如装修时可快速获取不能拆除的管线、承重墙等建筑构件的相关属性。

1505895565

BIM运维阶段应用——设施管理

设施管理主要包括设施装修、空间规划和维护操作。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协会(NIST)于2004年进行了一次研究,业主和运营商在持续设施运营和维护方面耗费的成本几乎占总成本的三分之二,这次统计反映了设施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繁琐费时。而BIM技术能够提供关于建筑项目协调一致、可计算的信息,因此该信息非常值得共享和重复使用,且业主和运营商便可降低由于缺乏互操作性而导致的成本损失。此外还可对重要设备进行远程控制。把原来商业地产中独立运行的各设备通过RFID等技术汇总到统一平台进行管理和控制。通过远程控制,可充分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为业主更好地进行运维管理提供良好条件。

设施管理在地铁运营维护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一些现代化程度较高、需要大量高新技术的建筑,如大型医院、机场、厂房等,也会得到广泛应用。

BIM运维阶段应用——隐蔽工程管理

建筑设计时可能会对一些隐蔽管线信息不能充分重视,特别是随着建筑物使用年限的增加,这些数据的丢失可能会为日后的安全工作埋下很大的安全隐患,但是BIM运维管理软件可以帮助运维人员有效管理。

基于BIM技术的运维可以管理复杂的地下管网,如污水管、排水管、网线、电线及相关管井,并可在图上直接获得相对位置关系。当改建或二次装修时可避开现有管网位置,便于管网维修、更换设备和定位。内部相关人员可共享这些电子信息,有变化可随时调整,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BIM运维阶段应用——应急管理

基于BIM技术的管理杜绝盲区的出现。公共、大型和高层建筑等作为人流聚集区域,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非常重要。传统突发事件处理仅仅关注响应和救援,而通过BIM技术的运维管理对突发事件管理包括预防、警报和处理。如遇消防事件,该管理系统可通过喷淋感应器感应着火信息,在BIM信息模型界面中就会自动触发火警警报,着火区域的三维位置立即进行定位显示,控制中心可及时查询相应周围环境和设备情况,为及时疏散人群和处理灾情提供重要信息。

BIM运维阶段应用——节能减排管理

通过BIM结合物联网技术,使得日常能源管理监控变得更加方便。通过安装具有传感功能的电表、水表、煤气表,可实现建筑能耗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初步分析、定时定点上传等基本功能,并具有较强的扩展性。系统还可以实现室内温湿度的远程监测,分析房间内的实时温湿度变化,配合节能运行管理。在管理系统中可及时收集所有能源信息,并通过开发的能源管理功能模块对能源消耗情况进行自动统计分析,并对异常能源使用情况进行警告或标识。

艾三维,10年专注BIM整体解决方案,提供BIM软件、BIM企业培训 全国咨询热线 4000-333-136

相关推荐;BIM解决方案  EcoDomus: 运维管理系统

相关阅读
电力运维云能接入上亿数据点?

电力运维云能接入上亿数据点?

电力运维云平台需要处理成千上万个配电室的数据接入,除了采用微服务架构、负载均衡以及具备弹性扩容能力之外,还要在平台上线前把住最重要的一道关-性能测试。对电力运维云平台来说,用户数相对设备数要少很多,而且设备要全时在线,所以性能测试的重点在海量设备的接入处理。

怎么实现bim运维管理

怎么实现bim运维管理

将BIM模型应用在运维阶段,应根据业主、BIM团队、运维团队的需要,依据管线分色、组件细致度与数据需求表、编码等方式来建立BIM模型。无论是模型更新、例行性巡检或是异常通报都是以编码搜寻或是3D接口查找的方式,查阅相关的设施数据,协助运维者判断状况以及需要。业主、BIM团队、运维团队等这些使用...

  • 服务热线

    18122393143

  • 总部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沿江中路298号中区6楼自编609房

  • 邮箱

    junhecs@i3vsoft.com

  • QQ
  • 微博
  • 微信
广州君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