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样机器人主要硬件包括:全站仪主机,外业平板电脑,三脚架,全反射棱镜及棱镜杆等。主要软件包括:Trimble Field Link软件和基于REVIT及CAD的测量及放样点位插件。

放样方式对比

与常规放样方法相比,天宝BIM放样机器人在人员配备、专业程度、内外业处理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这是因为天宝BIM放样机器人可以利用BIM模型结合高精度的自动测量仪器在施工现场同时进行多专业三维空间放线。
相对于人工放样,在同等的时间内(4小时),放样机器人放样了200个点,0错误。而人工放样方式只放样了97个点,其中2个点错误。
产品特点
·基于全站仪的高精度测量原理
天宝的RTS BIM放样机器人主机部分就是一台精度为1″的自动全站仪,换算成具体的距离数值就是“在100米处的角度偏差是±0.48毫米”。

·只能“按图施工”的放线模式
最大程度的保证按图施工,整个放样过程中的数据读取与识图都是机器在思考,因此设计师提供的图纸(或模型)是什么样的,它就放样成什么样。

·多工种、多专业、多工作区域同时放线的工作方式
天宝的BIM放样机器人可以在同一个区域内同时放样多个专业的图纸内容,而且专业越多它的整体放样效率就越高。

·“指哪打哪”,同级别放样无误差传递
天宝的BIM放样机器人不依赖于现场的轴网和标高线,它依据的是现场的控制点坐标系,它的放样误差是基于现场坐标系的整体误差而定的,并且在每一个测站中的所有的测量值之间不会有任何误差的传递。更重要的一点是,在整个放样过程中,不需要人工去拉皮尺,放样机器人会自动打出激光点用以标识。

·所有放样内容一一对应
电子图纸中每个放样点的(X、Y、Z)的坐标数值、放样的时刻、放样后的偏离误差都与这个点的唯一识别号一一对应。在放样过程中产生的信息,会自动记录在手部的控制平板电脑中,而且此数据不支持人为修改。

·影像叠加功能,生成报告
天宝的RTS BIM放样机器人可以直接放样从设计图纸创建的点文件,也可以现场创建放样点,计算角度和距离及收集竣工数据,自动生成放样报告、现场报告、偏差报告。

放样流程
天宝BIM放样机器人的放样流程十分简单,仅需完成以下四步:
Step 1.在BIM模型(或CAD图纸)中取点
提供通用的、规范的BIM模型(或CAD图纸),天宝的TFP软件支持一键批量提取放样点信息,即自动提取每个点的(X、Y、Z)坐标、属性,无需人工手动输入,并无缝支持现在市面上主流的AutoCAD、Revit、SketchUp、Tekla、Rhino等。

Step 2.将点文件拷入BIM放样系统中
天宝BIM放样机器人的手部控制器是一台Win 7/win10的平板电脑,我们可以选择使用U盘、移动硬盘、QQ、微信或是以邮件的方式将“放样点文件”导入其中。
Step 3.仪器设站
将BIM放样机器人带到施工现场,选择一个比较稳定、安全的地点,通过现场的控制点对仪器设站(此操作,是测量人员的最基础的工作)。

Step 4.自动打点放样
在放样的整个过程中,识图、计算位置、计算角度、测量、显示标识等工作都是机器人自动处理的,现场的人员主要负责“用铅笔做记号”即可。

注:BIM放样(收点)需具备的条件,以下四条由 业主方(甲方)提供:
1.必须提供可施工的BIM模型(或CAD图纸);
2.在施工作业的可视范围内有测量控制网,至少要同时看见3个以上的控制点;
3.BIM模型(或CAD图纸)与施工现场的坐标系必须统一;
4.放线之前必须校核现场的控制网坐标,一级控制点的误差不得超过±3毫米。

产品优势
·大幅提升BIM模型的使用效率
提高BIM模型的应用率和应用价值,降低BIM模型的应用成本。

·提高施工生产过程的可控性
a.自主放线——放样的时间可把控,不再依附于施工班组;
b.空间——放样的位置精准,使用精度1"的全站仪,实际空间&虚拟空间已相互匹配;
c.事件——多专业、多工作面同时作业,且专业越多效率越高。
·提高管理效率
减少由人工参与而导致的现场错误,放样工作大部分由机器完成,减少多人协同管理的难度,管理模式由“人监管人”转为“人监管机器”。

·突破专业限制
放样的流程按照平板电脑的提示即可快速的操作,对放线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大幅度降低,新手也能完成复杂的测量任务。BIM放样机器人学习简单,培训周期短,人人都可成为测量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