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三维

首页 BIM资讯

BIM建模标准是什么?

2022-04-07 17:29:03 

1)建模标准不统一,构件族重复率使用率较低,现有族不能被重复载入拼装等问题。

2)模型与应用体系存在差异,Revit和平台项目上的命名规则不统一,导致信息交互存在问题。

3)标准族搭建者、使用者分离,对信息认知不充分,不能较好的信息交流。

4)传统的工作模式,不同信息交互存在的壁垒,资源不能形成信息共享为尽可能在项目前期编制详尽的施工进度计划,同时为方便后期施工管理以及信息管理,基于工作分解结构(worksbreakdownstructure,WBS)对项目进行详细划分,保证每一个构件都有唯一的WBS编码。

基于此,进行标准化建模,前期建立统一的模型拆分原则、文件命名规则、模型搭建规则等相关标准。在建模之前,场地搭建、模型搭建等均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模型拆分及构件命名,确立统一的模型系统框架。同时在模型搭建过程中,根据建模标准,按照统一建模基准原则,即统一的定位基地、轴网、标高、参数等,进行标准构件的创建。在构件族的创建过程中,统一设置族相关信息,包括构件几何、材料、性能、规格等附属信息。同时在族的调用过程中,需在标准族管理平台上依据族命名规则属性进行族的调用。

BIM建模标准是什么?

编制背景

本标准根据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建标[2014]189号文《关于印发201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制定,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担任第一起草单位。

四年来,来自国内建筑工程领域近45家在BIM方面领先的单位在我院的标准化研究院以及BIM研发中心工作人员的组织下,充分调研、大胆创新、谨慎求证,按照部里统一要求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了编制任务。

本标准是BIM领域重要标准之一,进一步深化和明晰了BIM交付体系、方法和要求,在BIM表达方面具有可操作意义的约束和引导作用,也为BIM模型成为合法交付物提供了标准依据。

BIM结构模型建模规范体系

(结构BIM模型包括所有承载荷重的混凝土、木材、及钢构架,也包括非承载的混凝土架构,基本组件有墙、版、梁及点阵框架,需以正确的工具(如:墙、版等)建制,若没有适当工具,可改用其它适当工具建制该组件,但应将该组件的「类型」作适当定义。

结构模型可按结构送审需求区分为不同阶段。

钢筋及接头细部建模可在细部设计时间用适当的建模工具建制。

比建模需求小的组件不必建模,但可以使用2D图补充说明。例如:小于10公分的组件不必建模。

2D图可做载重规划。

若BIM建模工具受限时,可用2D图做柱明细,柱明细应有柱形状及断面。

结构组件应依楼层分层建制。

网友热评